为切实保障市民饮食安全,郑州市政府近年来持续加大食品安全建设力度,通过完善监管体系、强化源头治理、推动社会共治等多重举措,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,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防线。
一、完善监管体系,提升治理效能。郑州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,整合市场监管、农业农村、卫生健康等部门力量,形成跨部门协同监管格局。通过“互联网+监管”模式,实现对食品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,确保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置。
二、强化源头治理,严控安全风险。郑州市重点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养殖、食品生产加工等源头环节的监管,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管理,严格农药、兽药使用管理,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隐患。同时,加大对食品添加剂、非法添加物的打击力度,确保食品原料安全可控。
三、推动社会共治,营造良好氛围。郑州市积极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,推行“明厨亮灶”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,增强企业自律意识。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、开放日等活动,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,鼓励媒体和市民参与监督,形成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多方协同的共治格局。
四、加强应急管理,提升应对能力。郑州市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演练,提高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。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和通报机制,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控制事态,最大限度减少危害。
郑州在食品安全建设上的持续努力,不仅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,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郑州市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,推动食品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,让市民吃得放心、吃得健康。